车联网以前的产品功能堆砌严重,现在按用户使用场景梳理路径,以用户为中心从体验层面挖掘出许多可落地的设计方案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
一,终端只是一个客观的载体,体验创新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不同人群使用场景不同,细分出针对性设计原则。
中控交互体验设计
以中控交互体验设计为例,它离不开4个维度:
1、导航方式,代表入口的贯穿,业务流程的梳理,决定用户是否能轻松的找到他需要的功能;
2、页面布局,包括布局方式、区域划分、图形大小、颜色划分、间距、留白,降低用户对页面认知门槛;
3、任务流程,让用户最快速找到目标操作并完成;
4、交互操作,体验设计中最常说的交互方式,确保用户准确方便的操作。
(图片来自网络)
仪表交互体验设计
通过仪表交互体验层面研究,我们提炼出:信息优先级原则、完形原则、认知经验原则、直观可视性原则,以及个性化原则五大指导性原则。
1、信息优先级原则,保障关键信息是醒目的,易于用户视觉的快速捕获,在各种环境场景下具有良好的可见性和易读性,无需驾驶员费力寻找和识别。
2、完型原则,将页面信息根据某些关联性,分区块进行显示,这将有助于用户更容易的建立信息位置记忆,较少信息搜索带来的注意力分散,保障驾驶安全。
3、认知经验原则,符合用户使用经验,减少学习和适应。
4,直观可视性原则,更多的采用图像化/拟物化风格,尽量避免或减少使用复杂的、过于专业的、技术性的图标和术语。
5、个性化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驾驶需求和行为习惯选择希望在仪表板上显示的信息内容,视觉呈现可根据用户车型颜色提供差异化设计。
(图片来自网络)
HUD交互体验设计
HUD的优势是把信息和路面进行结合,让用户的视线不离开地面,且避免驾驶者视觉焦点远近切换,因此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场景规划、信息直观可视、语音触发交互是尤为重要的体验设计方式。
HUD 本身的特点集中在交互,能够在不影响驾驶视线的情况下,完成一些车内必要的操作,这一点就是先天的优势。随着行车记录仪、语音识别功能的普及,以及手势识别,甚至目前大热的AR和VR技术的逐渐成熟,HUD 未来可想象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图片来自网络)
二,智能是什么?智能让用户与产品的交互近似于人与人之间的交互。
智能汽车作为智能硬件的一种,目前存在与智能硬件同样的问题:功能太虚,技术不符、场景太假、价格太高、智商太低,最高的也不超过人的6岁。所以我们需要构建云端大数据,收集用户数据,这些数据对于汽车源源不断地提供智能定制服务给用户必不可少。
在从功能到服务,从交互到体验的全景中,我们不单纯需要作出狭隘设计上的东西,需要想的更远,了解的更多。不管交互设计师还是视觉设计师,都是用户体验设计师,最终是对用户体验负责。如果只是设计出完美的皮肤那还仅是停留在好看的层面,从好看到好用,个性化不单是设计上,包括(信息)显示、服务、模式,全方位围绕用户进行个性化定制。每个人需求不一样,驾车习惯不一样,生理也不一样,就想像老年人听力不好需要被考虑到,个性化定制一定要考虑到不同的使用场景,更深层包括一些特定的用户场景。
(图片来自网络)
场景化整合
汽车和手机使用场景有很大不同,比如开车的时候来微信,转移注意力去查看是一个危险的操作,把手机和汽车整合起来,将功能和需求要放到场景里,存在即是合理的。
车内多屏如仪表、主机、HUD都显示很多信息,并且存在交集,好看并不难,好用才难。每个终端都有它的特性,包括尺寸、显示效果、状态,在技术和用户需求变化很快的前提下,定位好不同终端的角色才能做出合理的多屏整合。
在这个大浪淘沙的阶段,一些技术很快会被淘汰,将单一的交互方式推向整合化的多层次、立体交叉的交互状态。目前车联网只是一种智能服务手段,智能汽车作为物联网跨平台、多终端整合的重要一环,我们设计要考虑把对用户来说复杂的事情变简单,因为智能就是给生活带来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