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频次的功能需求,车主往往对导航有更高的要求和期许。因而,整车厂、汽车后装市场等相关企业皆在导航方向发力,以期满足车主驾驶的核心需求,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一,前言
车主对现行的车载导航诟病颇多,例如人机交互体验不佳、安装更新费用高、响应缓慢等,这直接促使车主开始转而寻求一种更为好用、经济的导航方案——手机导航。
随着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和广泛普及,IOS、Android等系统流畅易用的用户体验早已深入人心,甚至影响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出行方面,手机导航更为精准的道路实况、更新换代速度等优势,成为了众多车主将传统车载导航打入“冷宫”的缘由所在。但即便车主进行了妥协,手机导航耗电量大带来的手机续航问题、车内安装固定形式、通话因素依然决定着手机导航还不能称为完美的出行解决方案。
幸运的是,车联网体验得到重视,使得手机车机互联开始成为改变上述焦灼现状的一种方式。新近大热的互联网公司开始积极与整车厂商寻求合作,整合双方优势,使车主在享受手机导航优质体验的同时,将路径导航结果输入车载导航,从而继续发挥车载导航稳定、寻星能力强、实景地图、大屏显示等优势,最终让车主精准、安全的到达目的地,既规避了单纯使用手机导航的劣势,又提升了车载导航的交互体验。
百度的carlife、苹果公司的carplay都是车联网领域的典范产品,它们将智能手机良好的交互操作体验“移植”到汽车中,让车主能够像玩手机一样去驾驶汽车。
在这一过程中,人机交互设计体验成为最终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图片来自网络)
二,设计原则
以体验创新咨询企业为一个派系,他们在丰富的跨终端车联网产品实践经验中发现并总结了此类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交互规范和交互原则。faceui体验创新在车联网交互分析报告中提到,当用户发起跨终端任务时(例如手机、汽车车载系统互联),为保障出行过程的流畅和安全性,首先应当在无缝衔接的交互原则下进行设计。
我们可以假定这样的场景:用户要使用驾车导航前往海洋公园,他通过车载中控导航驱车到达停车场,停好车后,手机端自动继续进行停车场至海洋公园的步行导航,并在到达海洋公园后,自动开启景区导航与导览。这与用户找不到路转而想起使用导航功能不同,这一交互原则下设计的产品能够自动为车主提供有用的路况信息,更为人性化的满足车主的心理需求。
如上述场景中所描述,当用户车辆进入停车场后,常规的室外导航方式结束,继续通过直观的近距离引导方式进行停车场内车位导航,引导用户直至最终停车位。实质上,用户往往处于不同的操作环境中,这就需要分阶段为车主提供合适的交互方式,引导其完成任务目标,在交互规范中称之为里程碑原则。
未来的车载导航系统必将与互联网的高新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怎样用互联网的创新思维引导车载导航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智能手机作为成熟的互联网产品,它的交互体验和人性化服务也正在逐步被引导入车载导航系统中。在前文中,我们讨论了如何导入以及导入过程中的人机交互设计规范,与此同时,车载终端个体的人机交互设计也同样重要。
(图片来自网络)
三,产品设计
在驾车过程中,车主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在导航界面展示上,去除过多的视觉元素造成的视觉噪声,可以减少用户的认知负担,并使其可以快速进入和使用。不要小看这一细节设计,复杂的车载导航界面亦或是操作不便的手机导航都极有可能造成行车事故,威胁车主的人身安全。而在快速进入导航模块后,导航功能将利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卫星信号和车辆传感器信息,通过液晶显示器提供精准的车辆定位、地图信息、引导信息。在开往海洋公园的过程中,利用触摸、语音等多通道交互方式为其提供相应的行驶帮助。
为了实现更精确的行驶帮助,车载导航的路口引导交互设计就必须考虑的更多,尤其在复杂路口、高速路口等易走岔的关节点。
交互设计师们形成了如下的设计思路,通过自动显示当前路口的详细情况,包括距离该路口的距离,如何转向以及所在车道等,为驾乘者提供详尽的路口信息。同时,根据不同的路口设置三种路口放大模式(矢量图、模式图和实景图),同时配备动态的距离显示和语音提示,帮助车主准确快速的判断路口转弯。
诸如此类的人性化设计还有很多。在回归导航系统本质功能——为用户提供合理出行选择的基础上,抛开定位、通信等技术问题,车主出行的全过程都在发生着人机交互行为,车机互联以及车载导航的自我优化都在试图与车主产生情感的共鸣和友好的体验,而车主要求的并不多,他们只是想省时省力、安全地到达目的地。